您现在的位置: 莲花 > 莲花新闻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古画真假对比画家们巧夺天工的临摹之作,有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3/3/24 17:38:27
吡美莫司治白癜风效果如何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zhiliao/140103/4321518.html
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

就像梵高会不断地描绘自画像,莫奈不厌其烦地画着同一朵莲花,在绘画界,总会出现许多相似的画,有些是画家自己的手笔,有些则是后来人的慕名临摹。

西方的画家有很多都喜欢反复描绘同一个主题,而中国的画家们,有些人连真迹都难寻,更别说画家自己再备份一件了,更多的是后人的临摹。比如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,他那幅被推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《富春山居图》,就经常被临摹。

明代沈周、清代王翚、王原祁等都模仿过,而且关于《富春山居图》还有一段很有趣的真假故事。说是当年乾隆帝得到了《富春山居图》(子明卷),对它爱不释手,为表达自己的爱意,他在6米长卷上题跋了50多次,可见这宝贝之心。

子明卷无用师卷子明卷无用师卷

但令他感到颜面扫地的是,不久后他又得到了另一幅《富春山居图》(无用师卷),两相对比之下,乾隆仍坚定地认为子明卷是真迹,无用师卷是赝品,并将无用师卷束之高阁,一字都未题写。

《富春山居图》此前由于人为毁坏,真迹分成了身首两段,前半卷称为剩山图,后半卷就是无用师卷。后来人认为,乾隆帝应该是看出了自己收藏的两幅画的真假,但碍于面子,没有拉下脸承认自己看错了宝,于是将错就错,继续宠幸子明卷。其实这也是无用师卷的一个小小福气,因为它算是勉强躲过了乾隆帝那密密麻麻的爱之印章了。

子明卷无用师卷

由于也可看出,古画中的真迹与仿作之间可以达到如何的相似度,要鉴定真伪是很难的。纵观书画史上的真假“双胞胎”不计其数,或临摹或仿制,有时候双方都是知名大家,达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。

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

唐代画家张萱是公认的仕女画高手,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他的作品计有数十幅,但实际上他的原作都已经看不到了。我们所熟知的他的代表作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和《捣练图》其实都是后面画家的仿作。

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是宋徽宗赵佶的摹品,画面再现了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经典场景,图中构图疏密有致,用线纤细,圆润秀劲,色调浓艳而不失秀雅,华丽的衣着、精美的马饰,无不将雍容华贵的贵族气息淋漓尽致地装点出来。

从这幅画中便可以看到画家不俗的艺术造诣,临摹的作品就有如此的表现力,原作想必也相当出彩。现如今在赏析张萱画艺的时候,也都会提到这幅画,尽管它是仿作。

然而,这幅画并不止这一幅仿作,宋代李公麟也画了一幅《丽人行图》,和上面那幅基本很相似,设色明艳,清雅丰美,大有晚唐遗风。

赵佶李公麟

“丽人行”的题意出自杜甫的《丽人行》——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。”有专家认为李公麟的这幅画实际上更接近于张萱原作本意,而且也完美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意。

《苹婆山鸟图》

五代画家黄荃17岁的时候就进入内廷作画了,他尤其精通花鸟草虫,作画重视观察体会花鸟的形态习性,所画之形象逼真,色彩富丽典雅,正符合当时宫廷的欣赏趣味,被称为“黄家富贵”。

《苹婆山鸟图》虽然不算是黄荃的代表作,但这幅画依旧画得精巧可爱,不论是叶子季节变化还是小鸟的可爱姿态,都描绘得相当真实,趣味性十足,正好可以看出宋代花鸟画的写实风格。

黄荃林椿

和这幅画相似的,还有来自稍后时期的《果熟来禽图》,这是南宋画院待诏林椿画的,构图场景基本一致,画风也相当细腻。林椿的笔法精工,花鸟、草虫、果品皆体现了自然的形态,其笔触之妙可由此观出。

《五马图》

《五马图》是李公麟的传世名画,画的是宋朝天驷监中的五匹西域名马,马的旁边各有一名奚官或圉人执辔引领。

李公麟以画马出名,其线条行云流水,这幅画里的五匹马体格健壮,姿态各异,观看马的轮廓,似乎能感觉得到其骨骼肌肉,状貌极其生动。

李公麟赵雍

《五马图》对后世影响很大,被推为“宋画第一”,历代临摹的也在少数。元代赵孟的儿子赵雍就曾仿过《五马图》中的第一组人马像,李公麟是白描画,赵雍则给上了色,牵马者身穿朱衣,侧脸望着身后的贡马,赵雍画人马用线细劲连绵,人物胡须及马尾线描也极为精彩。

《清明上河图》

像这样的传世名画,向来模仿的人就很多,不过《清明上河图》是出了名的长,且人物、场景繁多,想要完全临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能临得出来的,也足够成为历史名画了。

原作是北宋的张择端所画,他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,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,牛、骡、驴等牲畜,车、轿、大小船只,房屋、桥梁、城楼等各有特色,完美呈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。

张择端仇英

明代画家仇英的《清明上河图》参照了张择端的构图形式,并且采用了青绿重设色方式,描绘的则是明代苏州城的生活情景,画中人物超过两千,整个画面工整细腻,色彩鲜艳,也是不可多得的巨作。

仇英虽然对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进行模仿与参照,但在内容上也有自己的改变和创新,也并不完全仿照张择端,也是一幅无独有偶的精美画卷。

有些画,仿着仿着自己也成了精美的文物了,这或许是因为原作遗失了,或许是因为仿作者也有着高超的艺术手段。总之,历史上这样的真假双胞胎画作不在少数,假如两张一模一样的画放在你面前,你能判断谁真谁假吗?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lianhuaa.com/lhxw/25482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莲花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