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音即观世音菩萨,源自佛教,且为佛、道均有之人物。观音菩萨是佛教中的各大菩萨之首,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,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。
“家家弥陀佛、户户观世音”是中国古代最为普遍的信仰,在战乱纷飞、生活困苦的年代里,观音更是无数老百姓生存下去的希望与救赎。延续至今,观音依旧是人们祈福的对象,但不同于古时对于生活平稳的祈求,人们所求之事多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待。
观音有三十三应化身,其中最为众人熟知的便是手持净瓶杨柳的杨柳观音,其为三十三应化身之一,亦为第一次显化之身。
《白描观音》绣品
于薛老师而言,观音庄重圣洁,以丝线绘之,定需传神细致,亦要线条流畅,神韵兼得。于是,在绣制这幅杨柳观音的时候,薛老师选择了用极细的针线初来细细勾勒,“细”对刺绣而言,则代表增加了难度,更是精细到了针线的走向。如千溪百水汇大海,所有细小的线构成流畅的线条,再以线成画,终得一幅观音图。
杨柳观音手持净瓶,慈眉善目,其面部塑造则为整幅作品的灵魂。在佛教之中,观音眉目清秀,男生女相却无性别之说,对此,薛老师只能在细节上不断地调整,让观音从面部到神态都达到无男女之别、柔而不娇、慈眉善目的效果,历时许久,终是打造出了这样一幅容貌,加之慈爱的双眸,观音慈悲为怀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绢上。
观音着衫自带仙气,迎风而立,衣袂飘飘,此为动态。绣制之时,衣摆材质轻柔,线条流畅有力,都是通过针线之间的变动塑造出来,其线条的走向以及深浅皆需着重注意。
莲花表“法”,意为出淤泥而不染,作为佛家意象,它端庄而神圣,并伴有祥瑞,在绣制时则取祥瑞之意,以祥云伴之。
《白描观音》寓意
观音贵重,有“请神”一说,定神位,盖红布入门,以素食供之,不可随意改位,不可面对饭桌,不可请太多,此皆为请观音所需要的注意事项。
自古以来,因着观音体恤百姓、实现愿望的传说,众人皆拜观音以求福祉。观音为佛,渡人于苦海,有离苦得乐、走向光明的美好寓意。柳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,净瓶之中是甘露亦是净水,因此杨柳观音还有着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以及净化尘身心、健康洁净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