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唐演义中的有个人物叫罗艺,他有一个手下名字叫温彦博。温彦博后来在唐朝做了宰相。
等到晚唐的时候,温彦博的嫡系后代中出了一个有名的大才子温庭筠。
温庭筠才华横溢,不屈服于权贵,放荡不羁,因为这样,温庭筠屡试不第,尤其他出生的时候,家道已经中落,因此他一生颠沛,终生穷困潦倒。
温庭筠晚年的时候,结识了鱼玄机,在元人编写的唐才子传中有相关的记载。鱼玄机曾经写过很多诗,寄给温庭筠,只可惜犹如石沉大海,并没有得到温庭筠的回复。
实际上,温庭筠并不是不想回复,而是不能恢复,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年人,即便是才高八斗,面对现实也是无济于事,他怎么忍心拖累一个妙龄少女呢?
温庭筠曾经以鱼玄机的形象,写了一首小令,就是那首著名的望江南·梳洗罢:
梳洗罢,独倚望江楼。过尽千帆皆不是,斜晖脉脉水悠悠。肠断白蘋洲。
整首词描写一位女子等待心上人归来的过程,从梳洗之后的充满希望,最终绝望的场景。
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”,整日沉溺于思念之中的女子,是没有心情梳妆打扮的。之所以梳妆打扮,是因为得到了一些关于心上人的消息,整日的寂寞痛苦中终于燃起了一丝希望。
梳洗罢,独倚望江楼。女子,打扮好之后,就来到楼上,极目远望,希望可以等到男子出现。但是女子此时的心境,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寂寥,一个独字,道出了产期以来的寂寞。
女子登上高楼,望向江面。江面上来往的船只不计其数,每当船只靠近楼的时候,放慢了速度,向她缓缓驶来,她就会心头一震,焦虑中夹杂着紧张,内心的欣喜之情就要迸发出来。
可惜的是,这些船只,下来的旅人,都不是她想要等的人,希望与失望交替出现,可是她并没有放弃,而是一直等下去,她相信,那个人一定会出现。
斜晖脉脉水悠悠。夕阳西下,磨灭了女子所有的思念,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。“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”,女子看到夕阳下的江水都是脉脉含情,为什么自己等待的人却是如此薄情呢?
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,女子的哀愁不也同江水一样绵绵不绝吗?
女子已经不是第一次等到这个结果,可今天却让肝肠寸断。“肠断白苹州”,断肠处正是那片分手时的白蘋洲。
这首小令极富有画面感,虽然只有27个字,但是意境并没有停留到字面。诗歌中所有的意向,都是层层加重女子的哀愁,临江的楼头,竞技的千帆,绵绵不绝的江水,分手处的小洲,女子的愁闷,最终变成了怨恨。
现代诗人郑愁予写了一首小诗,完美地诠释了温庭筠小令的内涵。郑先生的诗歌以旁观者的口吻写出,填补了小令白描之外的场景:
我打江南走过
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
东风不来,三月的柳絮不飞
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
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
跫音不响,三月的春帷不揭
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
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
我不是归人,是个过客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