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记者李薇薇早上八点,湘潭九华金庭莲城小学(以下简称莲小)。正是上学时间,孩子们背着书包陆续走进校园。这时,广播里奏起国歌,一切就像被按下暂停键——所有学生都停了下来,原地立正敬礼,直到国歌结束,孩子们才又继续走进校园。这对于莲小校长谭荀方来说,是司空见惯的一幕。“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们,听到国歌要立正敬礼,久而久之,这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和习惯,”她笑着说,“甚至有家长送孩子来上学时,正好听到国歌,孩子紧紧拉着家长的手,非要让家长跟她一起立正敬礼,结束后才让家长离开。”莲小成立时间不足两年,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都是从其他学校划转过来的。学生是“凑合”而来,教育却不“凑合”而办。这样的教育成果让人忍不住好奇,究竟这所年轻学校还有哪些“惊喜”?建设教学共识,一堂“众智”课传递“联”智慧“这是我们制作的金字塔纵剖面图,这是入口,这里是通道.....”5月20日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上,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,争相上台向大家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,这是莲小的“众智”课堂的真实场景。“‘众智’一词源于《淮南子》,乘众人之智,则无不任也;用众人之力,则无不胜也。”谭荀方解释道。莲小的“众智”理念,将所有学生都划分为四人小组,并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呈现形式,但是又和小组合作方式不同的是,“众智”理念从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开去,不再只停留在课堂上的某个环节,而是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。这是一场始于年的探索。当年11月5日,莲小教学副校长袁先慧带领21位青年教师,正式成立“合作学习项目组”,这便是“众智”理念的雏形。这对习惯了传统教学的老师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。旧模式被打破,不少老师表现出担心——学生凑在一起讲小话怎么办?小组学习的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怎么办?教学效果能得到保障吗?打消顾虑的方式就是实践。每周一次的教研课就是一次沉浸式课堂,所有老师被划分为小组,用教学实例为手段,厘清合作学习的操作流程。“坐庄法”谁来“坐”,“轮庄法”怎么“轮”,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老师精准、谨慎的安排。在每一个合作学习策略被搬上讲台之前,都经过莲小老师们无数次的演练和打磨。“一般教研活动都是晚上,这是一群都只有20多岁的年轻教师,没有一个人抱怨过,这让我十分感动,也着实佩服。”学校工会主席左宏伟说。一开始的合作学习总有一些“小状况”,让老师们压力骤增——有的学生兴高采烈开小差,有的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,有的小组矛盾不断......“这其实都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,只是传统的课堂把这些问题‘藏’起来了,因此看起来更‘安全’。”教师刘玲告诉记者,作为首批实践“众智”教学策略的老师,这样的情况她几乎都遇到过,也积累了许多心得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,老师的课前准备一定没有到位,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;学生无所事事,是因为分组不合理、分工不明确;矛盾不断,是因为学生需要学习沟通和写作的方法和能力......“小状况”倒逼老师抓课堂质量,提课堂效率。合作学习实验班由年4个增设到年的15个,学校还开展了折纸、拉丁等35门“众智走班”课程,“众智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,老师们也将合作学习策略运用得越来越熟练。目前,莲小组建了“众智学科工作室”,全校80余位教师加入其中,成为“众智”理念的践行者。学生也慢慢有了改变。为了取好小组名字,孩子们费尽了心思。“我们小组叫‘黇鹿’小组,黇鹿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,希望我们小组的组员们都能像黇鹿一样不急不躁,和和气气。”三年级的小齐说。这个字是小组成员一起翻遍了整本《新华字典》最终选出来的。“让孩子们组内合作设计组名、口号、组徽、制作小组展示板、拍摄小组个性宣传照,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,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,增强他们的团队凝聚力。”袁先慧说。走进教室就会发现,座位按照四人小组进行摆放,教室四周的墙上是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,后墙上则贴着小组评比栏。根据不同的“众智”策略,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——组织者、协调者、执行者、监督者......从课前的准备,到课上的学习,再到课后的交流反思,孩子们都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自己完成。“学生在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时,合作才有必要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,学生需要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,同时也拥有了评价他人观点的机会。”教师陈欣在一次“众智”活动的心得中写道。同样,老师教育教学中也能设计更高难度的任务,让学生“乘众人之智”跳得更高,摘到更高处的“桃子”。年底,莲小开展了“莲城令众智出”展评活动,设计了多样化、趣味性的团队闯关内容,以考查代替考试,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答题,在实践中提升。“我印象最深的是班朝阳小组展示的诗朗诵《少年中国说》,4个孩子都十分优秀,完全看不出谁是领导者,谁又是配合者,可见他们在共同进步,取长补短,合作氛围浓,这正是‘众智’文化的目标和成果。”教师沈季说,“我也想让一年级的孩子们来尝试。”从众智师团到众智课堂,再到众智评价,“众智”文化逐渐在莲小生根发芽壮大,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。“相比知识的习得,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,孩子学会交流沟通、学会自我管理、学会相互监督、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,这才是‘众智’更深的目标。”谭荀方说。建设文化共识,一张计划表润泽“廉”童心年初,学校的每个教师就收到了一张计划表,上面清晰地列出了“清廉学校建设”全年的活动计划,共84项任务。专题讲座、主题班会、朗诵比赛,童谣、视频、家书、绘画......如何对孩子们说“廉”,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“清廉”精神?“孩子们对‘清廉’的理解,更多的是积极的氛围,乐观的态度,”谭荀方说,“在我看来,‘清廉’学校的建设也是立德树人的一部分,让孩子们拥有高尚正直的品格,阳光活力的面貌,都是‘清廉’学校建设的目标。”活动的形式很多,关键在落实。如何让学生喜闻乐见,又不流于形式,莲小着实做了一番仔细的思考。学校将清廉教育纳入德育教育整体规划,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清廉教育入眼、入耳、入脑、入心。莲小的校园里,随处可见“莲”——文化展厅里,软陶捏成的莲塘,彩纸折成的莲花,笔墨绘就的莲画;每间教室外的展示墙上,莲主题的手抄报,莲元素的小装饰......孩子们的作品以莲寓廉,用最朴素直接的理解方式诠释“清廉”。每周一早上的周会时间,是“国旗下的思政课”,日常中的德育主题在这40分钟被演绎成了一台精彩的演出。“节约用水点滴在心”的主题周会,不仅有合唱《你好,小水滴》、诗朗诵《一滴水》,还有情景剧《校园节水风波》和快板表演等,小小表演者们向大家演绎了在日常生活中,同学们因缺乏节水意识而产生浪费水的现象。“防疫有我爱卫同行”主题周会上,不仅有抗疫主题舞蹈《病毒走开》,快板《防疫三字经》,还有情景剧《请佩戴口罩》、手势舞《致敬最美白衣逆行者》,鼓励全校学生争做疫情防控的践行者、宣传者。“国旗下的思政课”由每个班级承办,让人感叹于内容之丰富的同时,又有些疑惑——教师的工作量是否太大?“这些活动其实需要老师承担的并不多。”教师伍丽华说,她的班级已经承办过三次“国旗下的思政课”,对此颇有心得。“老师把任务布置下去,然后由小组长领任务,具体怎么做,谁来做,全部都是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。”学校的“众智”理念从课堂走向课外,与“清廉”教育完美融合。从确定节目到组织人员,到准备道具,到落实服装,再到上台表演,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。“这不是优秀生的主场,也不是特长生的舞台,而是德育的课堂。”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谭宁双告诉记者,“唱歌、跳舞、诵诗丰富的表现形式,让每个孩子都能有用武之地。”一年多以来,莲小“清廉学校”建设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。打造“莲团队”——抓师德师风建设,学校每学期都会与老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,并定期举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;评选“最美莲城教师”“最美莲城家长”,在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lianhuaa.com/lhls/268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