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大家介绍了唐草,但有草无花怎么行呢?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中国特有的花——宝相花。这个花纹见过没?这个呢?眼熟不?宝相花,又叫宝仙花、宝莲花,也算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我们自主产权的产品。从“宝相”这个名字就应该知道它的外国基因跟佛教有关,原来是形容佛祖如来神像的,宝相庄严嘛!为什么宝相这个词又用在了这个花上面呢?那就得从宝相花的形成说起了。最初宝相花的主体最初来源于秦汉时期的莲花纹样,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时,人们发现佛教中也正好崇尚莲花(莲花在佛教中象征净土),所以就合二为一了。在原来的佛教莲花图案中,还有因越冬不死、被佛教徒用来象征人的灵魂可以不熄不灭轮回永生的忍冬纹,以及象征丰收、希望的石榴纹等。到了隋唐时期,中国的画匠们又在宝相花纹样中加入了菊花、牡丹、荷花等图样,让它的形状更丰满、寓意更丰富了。由于宝相花的整体形象繁复圆满,尤其是花蕊和花瓣的基部,用圆珠作规则的排列,配以多层次的晕色,显得珠光宝气、富丽华贵,所以就把它称为“宝相花”了。也就是说,宝相花跟龙、凤等形象一样,都不是自然界原生的,而是多种元素(花)的组合,而且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来的,具有民族特色的象征吉祥、美满的图案纹样。宝相花纹样盛行于唐朝,主要用于金银器、敦煌图案、石刻、织物、刺绣等处,主要形式有瓣式宝相花纹样,团式宝相花纹样,花朵式宝相花纹样等,有人甚至把它称为“大唐之花”。到了宋元时期,宝相花的样式趋向固定,扩大应用到了建筑、雕刻、陶瓷等方面。明代时,宝相花纹样发展日趋成熟,开始用于宫殿彩画。到了清代的园林建筑中,宝相花更是比比皆是——因为这时候的宝相花,早已与“摇钱树”、“聚宝盆”一起被合列为“吉祥三宝”,成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了。宝相花纹样既可作为单独纹样使用,也可以和缠枝纹样构成缠枝宝相花,也可与卷草纹样合用,灵活多样,用途广泛。只可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,中国国内的工艺美术界热衷于学习西方美术造型,一大批传统工艺美术师渐渐凋零,盛极一时的宝相花慢慢从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消失了。一笑所在的长沙,很多仿古建筑上的宝相花都画得不对了,甚至连岳麓山上的爱晚亭上的彩绘,也是一塌糊涂,让人不忍直视。看看这些彩绘有多糙各位再看看现在好多古装剧,里面人物所穿衣服的纹样,也是千奇百怪,毫无中华古韵。——一笑不是抱残守缺,不是不认可创新,但如果你是做特定历史时期的影视剧,多少也应该使用一下当时的纹样吧。咱们老祖宗留下那么多好看的图案,不用多可惜?本文是《趣谈中国汉字/书法史》姊妹篇,《笑画中国美术史》(暂名)系列文章。每篇一分钟,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,你值得拥有!加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lianhuaa.com/lhcx/272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