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莲花 > 莲花历史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如何不丢工作和家庭的情况下修行在家居士如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5/5/23 9:58:11
现如今有的人感觉,修法不用分毫苦行,在成办此生俗事,享受幸福快乐、开心、声誉的同时,也可以修成正法。乃至也有人说:“你看看上师就是说最好是的例子,不必说修行人生境界很高,对世间法也相当在行。无论是做公益慈善还是摄受徒弟,全都圆融随顺,吃一顿饭也可以反映各方面的能力,太完满了!”实际上,为什么会有这般十全十美的好事呢?对所有人而言,出世间法好的,世间法肯定不太好;世间法好的,出世间法肯定不太好。自以为是二者并行不悖的那些人,无论是你的上师、同修或者别的什么样人,仅仅世间法非常明显而已。当你感觉他各领域都非常好,那他也仅仅随顺你、随顺世间而已。但过于随顺世间的话,不太可能具有真实的出世间法功德。但凡想世出世间法一举两得的人,就仿佛觉得有两个尖端的针可以缝纫;或是火水可以放在同一容器内;以及可同时乘骑向上向下行驰的两匹马一样,不言而喻,这样的事情是本质不太可能保持的。在这一全世界,无论从智慧型、悲心、人格特质甚至各方面考察,没有一位补特伽罗,能胜于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。但佛陀都没有想出世出世间法同时成就的方式,因而宛如丢唾液般放弃了转轮王的国政,离去皇宫赶到尼连禅河畔,在六年里经历苦行修习修行,期间每一年只喝一滴水,只吃一粒米。佛陀还说过:“我于无量劫,具足修苦行,清净诸业障,得胜智功德。”佛以自身的行持告知人们:证悟并非易如反掌,想一边享有世间,一边得到出世间贡献,是不实际的。即然佛陀都不可以兼具,还有谁又有能力两全呢?因此,作为修行人,人们不必太放逸,也不必太高傲,自身应当了解自己的根基。一些居士听后,将会愁眉不展:“假如世出世间法不可以兼顾,那么我不放弃家中与工作,是否就永远没机会修行了?”这倒也不是,我刚刚所说的,是上等修行人。你没法做到的话,还可以用次一点的规范规定自身。像昨日在社区论坛上,一些在校大学生很羡慕嫉妒出家人放弃一切,很多年来在寂静地闻思修行,作为一个居士,将会没法做到这类上等修行,更没法做到佛陀那般的苦行。但我认为,一边学习培训、工作中,一边修行,也早已是弥足珍贵了。但是,有的人不喜欢做下等修行人:“假如做不了上等,那么我中下等的都不做,果断不修行了!”这类叫法有些偏激。如同为人处事,只要你做不了最好是的人,又不肯做中下等的,那是否人也不做了?或是像念书,你读不上前三名,就书也不读完?很显而易见,这类选择是不正确的。不可以名列前茅,最少还要完成学业;做不来最好的人,做个差不多的还可以。修行都是这般,把能保证的搞好,这才算是最关键的。也有人将会问:“世出世间法不可以兼顾,那如何了解六祖的‘佛法离不了世间觉’呢?”实际上,这话能够从两领域表述:对上等修行人来讲,她们得到贡献,并具备极高人生境界,虽已看透一切,但是因为悲心促进,还会以世间法度化一切众生,它是菩萨的不离世间法;而我们凡夫人修行,由于不可以纯粹地修成世间法,因此在做中下等修行时,仍能够兼具一部分世间法,虽然不一定能即转化成就,但也会为下世累积资粮。因而,对这种大道理,大伙儿必须各个方面观察。实际上,对自小就学佛的人而言,一般不容易有许多矛盾。但之后才碰到佛法的人,在原先具有的信念上接纳佛法,还会常常出现各种疑惑。在这一那时候,系统闻思就显得至关重要了。恭节选自索达吉堪布《前行广释》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。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。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。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。同生极乐国。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,九品莲花为父母。花开见佛悟无生,不退菩萨为伴侣。若有错误皆忏悔!若有福德皆回向!南无阿弥陀佛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lianhuaa.com/lhls/2737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0 莲花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